误区一:在某地的居住的都是某人的后裔
一般每个支派会有一个相对固定的聚居地,但并不是在此聚居地都是此支派,也有可能是由于当时人员太少,本地不同支系同姓集中居住壮大势力的情况。譬如调查了一些村落,发现村中的孟氏并不是同一个始迁祖迁来的。
误区二:同时期名字相同就一定是同一个人
家族大的姓氏中,同名者较多,即使是同时期同名之人也并非一定是同一个人。
判断是否是同一人的标准:一是看年代是否相符;二是看事迹是否相符;三是看父辈、同辈、子侄辈世系是否相符。
误区三:老谱的信息就是对的
现在大家都存在一个误区,就是认为越老的谱就越准确,虽然说古时候的信息流失较少而且当时修订的族谱是比较准确可信的,但是修谱者水平参差不齐,并不是每个修谱者都有很高的水平,而且很多人以自己的主观意志来揣摩上源,甚至误导后人。比如有一些家族,不知道自己的始祖是谁,只是模糊知道是靠近哪个直系的,就会像这一支系的名人靠拢。族谱上面依赖名人的现象还是有很多的。
误区四 :只有自家的族谱才是最准确的,以自己的谱为标准去否定其他谱
这种想法不一定错,但也不一定就是对的。
对与自家族谱矛盾的世系,用自己的世系去否定别人的是不正确的,要综合考虑当时的社会环境,社会风俗,还有当时的政治环境和国史方志,认真对比考证。
有人认为否定祖先编定的族谱即是不忠不孝,但是明知道是错的却不纠正,只会一代代错下去,起码要在续修族谱时注明,如果不能随便删除祖先的错误,但至少在可能的错误之处旁边注释你的疑问和观点,给子孙做参考。